老年痴呆又叫阿尔茨海默病、脑退化症或失智症,主要为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的功能下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及认知功能下降。因为这种疾病容易发生在高龄人群的身上,所以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疾病。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老年痴呆虽然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与很多其他因素,例如性别、家族史、生活方式、特定疾病等多种原因有关。年轻人也有可能会患老年痴呆,且患病之后,便是不可逆的。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痴呆的发生,从认知功能下降到后期典型的认知功能障碍之间有个连续发展的过程,目前在认知障碍上有较为完善的早期诊断体系,发现问题后患者和家人应及时沟通,积极开展前期治疗,可以有效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治疗过程中患者家人需要关注患者生活质量问题,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当出现哪些症状时,可能就离老年痴呆症不远了呢?
认知功能下降
认知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来获取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认知功能涉及记忆、注意、语言、执行、推理、 计算和定向力等多种区域。认知功能下降是指个体的注意力、记忆力或更高层次认知功能(包括语言、推理等)方面表现出现明显、可测量的下降或异常。
认知功能下降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脑神经损害的症状之一,其早期症状较为隐蔽,因此常被患者及其家属忽视,例如常忘记关掉煤气、在熟悉的地方迷路、大脑突然一片空白、出现长期睡眠障碍等。
记忆能力下降
老年人如果经常性忘东忘西,发现自己的记忆能力开始下降,对近期或者过去的一些事情总是遗忘,不排除有痴呆的倾向。因为在大脑推行现在速度加快时记忆能力就容易降低,表现出忘东忘西,记忆能力下降的情况。
变得孤僻、冷漠
发现老年人开始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总是长时间独处,有可能会让老年痴呆症趁虚而入。因为很多老年人在老年痴呆症来临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总是不愿意与他人沟通交流,更容易回避社交,这是大脑认知功能障碍的体现。因此发现这种特殊表现还需警惕是否是因患了老年痴呆症。
容易迷路
如果老年人短时间内容易迷路,有可能也是老年痴呆症的前期表现。在老年痴呆症发展过程中大脑退行性变速度加快,受到影响之后可能会出现地点的定向障碍,很多老年人主要的表现就是容易迷路,原本对这些路段比较熟悉,但是短时间内却总是迷路,很有可能也是老年痴呆症发展前期的表现,有这种特点的情况下不能够掉以轻心。
5、睡眠障碍
老年人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睡眠障碍,总是夜不能寐,入睡困难,有可能一段时间之后会发展成老年痴呆症。因为在老年痴呆症发展过程中也会有睡眠障碍,由于大脑退行性变速度加快影响了神经功能,同样也会伴随着睡眠障碍这种情况发生,察觉到睡眠质量明显降低不可忽视,如果置之不理,可能一段时间之后会发展成老年痴呆症,从而带来不好的影响。
《2018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指出老年痴呆症是人类的问题,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每3秒钟就将有1例痴呆患者产生。2018年全球约有5千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52亿。
据估计,2018年全球社会老年痴呆症相关成本为1万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2万亿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说,得了老年痴呆,思维世界就会变得“返老还童”,照顾者必须无微不至,消耗时间又消耗耐心,照顾者情绪崩溃很常见,多数患者家属有过情绪障碍,从而产生家庭矛盾。所以,为了自己及家人,早期干预便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药物可以通过重塑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菌群特定代谢产物的异常增多,减少神经炎症,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改善认知功能。这也为患者及更多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据报道,今年4月,中国原创、全球首个糖类多靶抗阿尔茨海默病创新药物九期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直接跳过Ⅰ期、Ⅱ期,直接进入国际Ⅲ期临床试验,在北美、欧盟、东欧、亚太等地区的200个临床中心开展12个月的双盲试验和6个月的开放试验,进一步深入验证九期一的临床价值。该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完成,2025年开始提交新药申请。未来,随着国际多中心临床III期试验的推进,九期一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在全球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病原创新药,也意味着针对老年痴呆、认知功能下降多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年健康网 电/讯"或带有百年健康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百年健康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