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慢性肺病患者由于阳气恢复,症状缓解,这个时候身体会轻松很多很多。所以有些人会过度防暑贪凉饮冷,结果,老问题又发作了。
即将到来的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季节,此时正是“冬病夏治”调理养生的好时机,此时肺系疾病正在调养,冬季症状可大大缓解,甚至不复发。
如何把握“冬病夏治”,好好调整肺部,如何保护夏季肺部疾病患者?
夏季诱发肺部疾病的因素
夏季天气炎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使用一些降温方法,如吃冷饮、游泳、电风扇、空调等。
过度贪凉会导致阳气减弱、阴阳失衡、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外达。表面风寒难出,会引起鼻塞、流鼻涕、恶寒、发热、咳嗽等肺部疾病的症状。
1.慢性肺病患者应注意使用空调
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房间,当我们出汗时,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房。出汗时,毛孔处于打开状态。进入空调房会导致寒邪通过扩张的毛孔直接进入体内,导致鼻塞、流鼻涕甚至发烧。
2.空调温度适中
一般26-28度为宜,不宜过度贪凉。
3.出风口尽量朝上
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向人。
4.不要来回进出空调房间
冷热空气频繁刺激呼吸道可引起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
5.空调房加湿
空调房配有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可提高空气湿度和质量。
6.定期清洗空调
避免吸入细菌引起呼吸道感染。
抓住夏季养肺“黄金期”
除了避免过度贪凉,进食冷饮外,还要坚持适当的运动、以及食疗来调理。
运动方面
适度出汗,能排出体内寒湿,还能增强肺功能,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夏季气温较高,不适合剧烈运动,也不能在阳光下运动。一般建议早晚进行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呼吸运动等。
饮食方面
中医认为,夏季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可能克伐肺金。因此,在饮食上要适量减少苦味食物的摄入,同时要适量增加葱、姜、蒜等辛味食物,以补肺气。
正如《千金要方》所说:“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养肺气”。肺喜润恶燥,所以要多吃润肺食品,如山药、梨、百合、银耳等,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化痰的功效。尤其是梨,生食、榨汁或炖都有很好的润肺作用。
粥是食疗养肺的首选。夏季阳气在外,阴气内伏,中焦脾胃功能低下。菊花粥、薄荷粥、绿豆粥都有祛暑清肺生津的功效。薏苡仁粥、猪肺萝卜杏仁汤、冬虫夏草炖肉汤也有益气养肺的功效。
温补中药
还可以在日常食物中加入一些温补中药,如黄芪、党参、龙眼、枸杞等。同时,避免吃热产品,以免灼伤阴气。
肺病如何“冬病夏治”?
说到冬病夏治,首先想到的是三伏贴。三伏天是一年四季阳气最旺盛的时期。此时,阳气旺盛,皮肤发泄,是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在此期间,药物最容易通过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接到达病房,对体内阴寒邪恶患者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武汉市中医药医院冬季疾病夏季应用的汉派黑膏具有“应用时间长、透皮吸收好、皮肤刺激小、粘贴后不起泡”的特点,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除了三伏贴,病人也可以尝试其他冬病夏治方法,包括——
1穴位注射
足三里穴位注射采用中药注射剂,能滋补肺脾肾,扶正祛邪,调节气血,提高免疫力,改善咳喘和虚弱症状。
2督脉灸
督脉撒一层药粉,在药粉上铺桑皮纸,然后在上面铺姜,再在姜上放艾绒点燃。督脉是阳气之海。在这个经络中艾灸,可以疏通经络,温阳散寒,调节免疫力。
3耳穴压豆
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在耳朵的特定穴位上,具有调节脏腑的功能,用于改善失眠和胃肠道症状,宁心安神。
4揿针
用小针固定在穴位,长时间留针,用于咳嗽、咽痛、哮喘等呼吸道症状,效果持久,疗效可靠。
5刮痧
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解毒等功效,适用于咳嗽病证。
肺结节能“冬病夏治”吗?
临床上有一些肺结节患者没有手术指征,会选择中医治疗,肺结节中医属于“肺积”、“瘀证”的范畴。
积瘀有形,阳化气,阴形成,肺结节属于阴病,多与虚、痰、淤有关,因此治疗应温阳、阳、阳、阳、肺、脾、痰、肾、肝、气,同时促进血液循环、血瘀、通络、软结。
在辨证论治中药的基础上,辅助冬季疾病的外治,如督脉灸、穴位敷等;综合调节阴性体质、阳气生化、阴平阳秘、肺结节控制、缩小甚至消失,对常见甲状腺、乳腺结节等其他器官结节也有效。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年健康网 电/讯"或带有百年健康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百年健康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