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表述“孩子小成了累赘”引争议,商务印书馆回应《新华字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已修订至第12版,其权威性与普及性使其成为亿万国民的语言启蒙读物。近日,一则关于字典中"孩子小,成了累赘"的例句引发的争议,却让这部工具书罕见地站上舆论风口。这场看似简单的造句风波,实则折射出当代社会对语言教育、价值引导与文化传承的深层思考,更引发对辞书编纂原则与社会责任边界的热烈讨论。
争议例句出现在"累赘"词条的释义中,该词被解释为"多余的负担,麻烦",所举实例为"孩子小,成了累赘"。从语言学角度看,这个造句严格遵循了辞书编纂的规范——用常见生活场景阐释词语用法,符合"例证应真实反映语言实践"的编撰准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回应也强调,该例句经过专业语料库验证,确实存在于日常语言使用中。但问题在于,当这样的表述出现在具有权威地位的基础教育工具书中时,其功能已超出单纯的语言示范,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价值暗示。正如网友质疑的:"当小学生查字典看到'孩子=累赘'的等式,会在稚嫩心灵中埋下怎样的种子?"
商务印书馆的回应体现了专业机构在文化传播中的审慎态度。工作人员解释称,字典只是客观记录语言现象,不代表官方价值判断,并特别说明"后续若无此社会现象将替换例句"。这种表态既维护了辞书编纂的科学性原则,又表现出对社会反馈的尊重。但更深层的问题随之浮现:在记录语言与引导价值观之间,权威辞书究竟该如何把握平衡?比较《现代汉语词典》对"累赘"的处理可见,其例句选用"行李带得太多,成了累赘",既准确传达词义,又避免敏感联想。这种"价值中立"的例证选择方式,或许能为争议提供更优解。
这场争论本质上反映了社会育儿观念的代际变迁。传统语境中,"拖油瓶""养儿防老"等说法确实长期存在,折射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生育的经济理性。但随着社会发展,儿童权利观念日益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禁止贬损未成年人尊严的言行。当年轻父母在社交媒体分享"育儿虽累但幸福"时,字典中残留的陈旧表达自然显得格格不入。教育学者熊丙奇指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基础教育工具书应体现社会进步成果。"这也解释了为何部分家长对字典例句反应强烈——他们担忧隐性价值灌输会消解家庭教育的正向引导。
新华字典表述“孩子小成了累赘”引争议,商务印书馆回应 从国际辞书编纂经验看,处理敏感词条通常遵循"描述性而非规范性"原则。牛津英语词典会标注某些词汇"可能具有冒犯性",韦氏词典对种族歧视用语加注历史语境说明。日本《广辞苑》在"子供"词条中,选用中性例句强调社会对儿童的关爱责任。这些做法既保持语言记录的真实性,又尽到文化传播者的社会责任。反观中文辞书传统,从《说文解字》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到《康熙字典》的"育,养子使作善也",历来注重教化功能。当代辞书如何在继承传统与顺应时代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编纂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语言社会学视角下,这场争议具有典型意义。字典作为"规训语言"的权威装置,其选词造句潜移默化地形塑着社会认知框架。法国思想家福柯曾揭示"话语即权力"的真理,当"累赘"与"孩子"在权威文本中建立关联时,客观上可能强化对育儿困难的消极认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华字典》主要使用者是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小学生,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字面意义。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儿童接触负面词汇后,相关概念的联想反应时间会显著延长,这种"认知易得性"效应正是家长们担忧的学理依据。
争议的积极意义在于推动语言规范工作的透明化。商务印书馆表示将建立更开放的读者反馈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也承诺在修订中加强社会调研。这种互动打破了辞书编纂的神秘感,使公众得以参与语言标准的塑造过程。更具建设性的或许是,教育部门可借此契机开展"批判性使用工具书"的素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字典例句与价值判断的区别。正如一位小学教师的建议:"我们既要教会孩子查字典,也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字典内容的能力。"
新华字典表述“孩子小成了累赘”引争议,商务印书馆回应 回望这场风波,其价值已超出对个别例句的争辩,成为观察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微观窗口。当人们为字典中的一个造句展开热烈讨论时,展现的正是国民语言意识与价值敏感度的提升。辞书编纂如同在时间的河流中打捞语言贝壳,既要保持学术的严谨,又需呼应时代的脉动。或许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言:"编字典如同烹小鲜,火候分寸最考验功力。"在记录与引导、传统与现代之间,《新华字典》的每一次修订,都是一次文化自觉的生动实践。
猜你喜欢
7月1日首趟“格库铁路出疆列车”发车!首趟经由格库铁路进出疆旅客列车7月1日开行
特朗普抱怨日本米荒却不买美国大米 特为什么日本米荒却不买美国大米?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年健康网 电/讯"或带有百年健康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百年健康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