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飘,出行正当时。2025 年端午假期恰逢儿童节,出行热潮与民俗活动叠加,道路交通安全面临新挑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前研判风险,发出全面交通安全提示,为民众勾勒出端午平安出行的清晰指南。
一、风险预警:端午出行四大 “雷区”
(一)中短途出行的 “拥堵陷阱”
双节同庆催生短途游热潮,以城市为中心的 “3 小时旅游圈” 成为出行热门。民俗体验、亲子露营等活动备受青睐,预计短途客运、旅游包车及自驾出行量将大幅攀升。进出城主干道、高速公路收费站将承受巨大交通压力,拥堵风险显著增加,同时车流密集也加大了剐蹭、追尾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民俗活动的 “交通隐患”
端午龙舟赛等民俗活动热闹非凡,活动现场周边人车汇聚。部分观赛群众为图方便,选择乘坐超员车辆或非载客车辆往返,此类车辆往往安全性能不达标,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极易引发严重交通事故,给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三)“龙舟水” 天气的 “隐形杀手”
端午节前后,江南、江淮、西南等地受冷暖空气交汇影响,降雨频繁,大到暴雨天气时有发生。雨天行车视线受阻,路面湿滑,车辆制动距离变长,操控难度增大,极易导致车辆打滑失控,引发追尾、侧翻等严重事故,对行车安全构成巨大挑战。
(四)农村 “三夏” 的 “安全盲区”
端午期间正值 “三夏” 农忙时节,农村地区农事活动繁忙,农民为赶时间收割、栽种,常常忽视交通安全。农村面包车超员载客、轻型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现象增多,这些车辆安全防护设施简陋,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二、安全锦囊:多场景出行防护指南
(一)自驾出行:规划与谨慎并行
自驾前,务必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和路况信息,合理规划出行时间与路线,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行车过程中,要保持高度专注,不使用手机、不与乘客闲聊,杜绝分心驾驶。严格遵守限速规定,不超速行驶,连续驾驶 4 小时应进入服务区休息 20 分钟以上,防止疲劳驾驶。遇雨天行车,要适当增大与前车的安全车距,降低车速,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同时,坚决做到 “酒后不开车”,切勿心存侥幸触碰法律红线。
(二)高速行车:细节关乎生命安全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保持安全车距是预防事故的关键。遇拥堵、缓行路段,要耐心排队等候,切勿随意变道穿插,更不能占用应急车道,确保救援通道畅通。若不幸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车辆移至应急车道,在来车方向 150 米外放置三角警示牌,车上人员迅速撤离至护栏外安全地带,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临近高速公路出口时,要提前观察标志标牌,提前变道至右侧车道,切勿在出口处急刹、倒车或突然变道,以免引发追尾碰撞事故。
(三)景区行车:谨慎驾驶与文明停车
驾车前往景区,途经山区道路时,要格外小心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路段,提前减速,谨慎驾驶,转弯时鸣笛示意,确保行车安全。进入村镇地区,要降低车速,注意观察道路两侧的行人、非机动车和其他车辆,防止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车辆引发意外。抵达景区后,要按照工作人员指引规范停车,避免因乱停乱放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四)乘车出行:拒绝 “黑车”,系好安全带
选择乘车出行时,一定要到正规车站购票乘车,切勿乘坐站外揽客的 “黑车”,这些车辆未经安全检验,驾驶员资质不明,安全毫无保障。同时,不乘坐超员客车以及违规载客的货车、三轮车。上车后,务必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是生命带,关键时刻能有效减轻事故伤害。若发现驾驶员存在违法行为,应及时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交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三、平安愿景:共筑端午出行安全防线
端午假期是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但安全是一切幸福的前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这份安全提示,为民众端午出行筑牢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应将安全牢记心间,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当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文明出行的践行者,端午出行之路必将更加畅通、更加平安。愿大家在这个端午假期,乘兴出发,平安归来,让欢声笑语与安全同行。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年健康网 电/讯"或带有百年健康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百年健康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