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中夏,时间越来越长。最近随着端午节假期的临近,民俗体验游的人气上升,民族潮流引领了文化消费的新时尚。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欣赏古乐...各地的文化旅游场景不断创新,热气腾腾的“端午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
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如今,端午节习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活力,点燃了人们的消费热情。根据旅游平台的数据,与去年相比,端午节民俗体验游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文化游、非遗游、古镇游成为游客出行的首选。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许多地方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底蕴,推出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文化旅游成为旅游市场增长的新热点。
在河上,锣鼓和水的声音不断传来;在岸边,欢呼声和呐喊声此起彼伏...近年来,包含传统文化、凸显竞技魅力的赛龙舟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端午节前后,各地的龙舟比赛纷纷打开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打卡”,体验“争第一”的乐趣。
广东佛山“重叠赛龙舟”是很多游客最期待的端午节活动之一。根据旅游平台数据,今年端午节假期,佛山旅游预订订单总量较去年增长167%,酒店订单数量较去年增长145%,机票订单数量较去年增长110%,屈原故里湖南淞罗旅游预订订单数量较去年增长85%。以节日为“媒介”,各地将“龙舟经济”与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打造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端午节是人们“味蕾寻找新鲜感”的好时机。最近粽子消费市场非常热闹,比如青稞粽子、海鲜粽子、红烧五花肉粽子、紫糯栗蓉粽子...口味升级和跨境“更新”不仅反映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也承载着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珍惜和对幸福品味的追求。
今年的“民族潮流”远不止粽子的味道。购物平台上,南瓜、荷花、元宝等小巧精致的香囊琳琅满目,用金球和祈福卡制成的艾草花束让人眼前一亮。传统工艺品也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营造出独特的“民族潮流端午节”氛围。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也是端午节假期的好去处。今年的端午节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亲子旅游比例大幅上升。端午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已成为家庭旅游的热门选择。做粽子、做香包、学古画,观看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聆听古韵音乐会,穿着汉服沉浸式游览古镇。。。丰富多彩的活动汇聚成一个充满烟花的市场和园艺博览会,让游客在端午节“玩得开心”。
端午节假期,入境游的人气持续上升。来中国体验民俗文化被很多海外游客列入旅游名单,国潮文化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备受关注和喜爱。随着“即买即退”与入境免签、入境便利支付等政策的叠加,今年端午节假期入境旅游酒店的搜索人气翻了一番,再次凸显“China Travel“吸引海外游客。
近年来,“文化盛宴”日益丰富,国潮消费持续火爆。“传统民俗正在成为游客旅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文化体验的新场景,“诗与远方”越来越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端午节为契机,很多地方将传统民俗有机融入公园、美术馆、古镇等新空间。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的古老魅力得到了重新激活和诠释,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也有效促进了“端午经济”释放消费活力。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年健康网 电/讯"或带有百年健康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百年健康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