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百年健康网(bnjks.com)

破译乙肝 “密码”:早发现、早干预,为肝脏撑起健康盾牌

2025-04-22 13:19:51 作者:zq 阅读量:26

破译乙肝 “密码”:早发现、早干预,为肝脏撑起健康盾牌

在我国,每 12 个人中就有 1 人感染过乙肝病毒,作为威胁公众健康的 “隐形杀手”,乙肝因早期症状隐匿、病程漫长,常被忽视。然而,一旦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能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破解乙肝防治的关键,在于及时了解疾病信号,科学干预。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揭开乙肝的神秘面纱,掌握守护肝脏健康的主动权。

一、认识乙肝:潜伏在身体里的 “沉默危机”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感染后,病毒会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根据感染时间和症状,乙肝分为急性乙肝(病程<6 个月)和慢性乙肝(病程≥6 个月),后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约 7000 万慢性乙肝感染者中,仅 19% 接受规范治疗。这背后,一方面源于乙肝早期症状轻微,如乏力、食欲减退、肝区隐痛等,易被误认为 “亚健康”;另一方面,公众对乙肝的传播途径、治疗手段存在认知误区,导致许多患者错失干预良机。

二、早期识别:捕捉肝脏发出的 “危险信号”

  1. 症状自查 “五宗罪”:

    • 全身表现:持续乏力、易疲劳,休息后无法缓解;

    •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或腹泻;

    • 尿液异常: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色;

    • 黄疸体征:皮肤、巩膜发黄,提示肝细胞损伤严重;

    • 肝区不适:右上腹隐痛或胀痛,按压时症状明显。
      若出现以上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测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及病毒载量(HBV DNA)。

  2. 高危人群定期筛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婴儿、长期接受血液透析者、医务工作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应每 6-12 个月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检查,及时发现隐匿性感染。

三、科学干预:与乙肝 “和平共处” 的健康之道

  1. 规范治疗,阻断病程进展:慢性乙肝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或干扰素抑制病毒复制。治疗过程中切忌擅自停药或换药,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评估治疗效果。

  2. 生活管理,减轻肝脏负担:

    • 饮食原则:均衡营养,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新鲜蔬果,避免高糖、高脂及霉变食物;

    • 作息规律:保证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减少肝脏代谢压力;

    • 适度运动: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3. 预防传播,切断感染途径:乙肝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性伴侣需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检测抗体;乙肝孕妇需在孕期及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受规范阻断,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4.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乙肝治疗周期长,患者易产生焦虑、自卑情绪。可通过加入病友互助社群、心理咨询等方式释放压力,树立长期管理的信心。


乙肝虽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早发现、早治疗、科学管理,完全可以实现临床治愈或长期稳定控制。从定期体检筛查,到遵医嘱规范用药;从健康生活方式,到科学预防传播,每一个环节都关乎肝脏的未来。让我们用知识武装自己,打破乙肝的 “沉默魔咒”,为生命的 “化工厂” 筑牢防线,拥抱健康人生。

破译乙肝 “密码”:早发现、早干预,为肝脏撑起健康盾牌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年健康网 电/讯"或带有百年健康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百年健康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随便看看

相关链接

首页| 新闻| 健康生活| 健康百科| 健康杂谈| 健康须知| 饮食| 养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621663 18811429641